地理位置與城郭結構
日本的防禦設施「城池」蓬勃發展,人們善用選址、地形之利,並藉建築物和土木設施來補足弱點。敬邀您一同想像,過往眾多的築城者,在防禦方面曾有過何種考量。
城郭結構

外郭
犬山城及南側一整片的城前市鎮(隨城池發展出的市鎮),整體設有以護城河及土壘圈圍防禦的「外郭」結構。出入口處配置曲柄狀道路①,以求易守難攻。若以現今道路而言,自犬山站②往前不遠的十字路口處,即有過往用來防止敵軍入侵的護城河(外護城河)③橫切而過。從此處開始將轉為平緩的坡道,一路通往當時城前市鎮的主要街道「本町通」④。本町通在周遭道路中有著最高海拔,地基亦很穩固,曾是連接犬山城和名古屋城的主要街道。

城池範圍
城池為求防禦,會具備數處平坦地面(「丸」,即城區)、護城河、土牆(土壘)、在城山(城池所在的山地)斜面削鑿出的斷崖(峭壁)、石牆等土木設施(土木工程)、門與圍牆、櫓,以及稱為「天守」的建築物,上述佈局就稱為「城池範圍」。
在犬山城的身後(北側)有斷崖和木曾川提供庇護;東側有峭壁及護城河;西側有峭壁,並配置乾溝與土壘;是一座南北狹長狀的城池。
主城區「本丸①」位於山頂處;在向南的階梯地形上,則配置著名為「杉之丸②」、「樅之丸③」、「桐之丸④」、「松之丸⑤」的城區。「大手道」穿過城池中央,自山麓處一路連向本丸,並可通往各個城區。大手道上有5道門⑥,皆設計成無法直線走向下一道門的結構,每道門的外側都圍有石牆和土壘。此種人稱「外枡形」的出入口(「虎口」)一個接著一個,據說具有堅強的防禦能力。